水肥一体化以喷灌、滴灌技术为基础,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,根据土壤墒情、作物需肥规律和特点,将适当比例的肥料和灌溉水兑在一起,将肥水均匀、定时、定量地喷洒在作物生长区域。

这样做的好处: 一是吸收快,肥效好、养分利用率高。传统施肥就好比吃钙片补钙,而肥水一体化则是喝液体钙,高下立判; 二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肥料的挥发损失; 三是减少了肥料在地里的残留, 四是节约了人力物力,尤其是肥料和灌溉水的使用量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大面积的喷灌、滴灌技术运用能缩减人力成本,而且据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教授研究,灌溉施肥体系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%~70%; 五是对减少病虫害有一定帮助。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助于调节田间湿度,虫害的发生。对土传病害(茄科植物疫病、枯萎病等等,会随流水传播)也有很好地控制作用。
办法看似简单,预期收效却很诱人,管理得好的能增产30%-80%,但水肥一体化是项综合性的技术,涉及到农田灌溉、作物栽培等多方面,想要运用好还真不容易。 一、底肥到底该不该施用 在我国,大部分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地方都还是要施用底肥的。但在国外,已经开始尝试不施用底肥了,效果也还不错。 那么这个底肥究竟该不该施用? 其实这个跟肥料的情况挂钩。 从肥料的作用来说:底肥考虑的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营养需求,选择的都是迟效性的肥料,跟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迅速补肥存在本质上的差异。
从技术上来说:由于采用喷灌、滴灌,为了避免喷头堵塞,首先对水的质量就有要求,溶在水里的肥料也就必须得是易溶于水的品种(尿素、氯化钾、硫酸钾、硝酸钾、硫酸镁、磷酸二铵、硝酸钙等等),一般不用颗粒状复合肥,腐殖酸液肥都要过滤后才能使用,而底肥一般来说恰恰是有机肥、复合肥。
免责声明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